加入青少年女子篮球队后的生活,并没有赵敏想象得那么容易。2008年,队伍来到红河参加云南省青少年篮球赛,大比分输给了红河队,带领她们的徐梅教练看到比分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场落泪。赵敏说:“当时看到教练落泪,我们都非常自责,觉得是因为平时我们贪玩,不努力训练,辜负了教练的期望。”于是,这群平均年龄为16岁的女孩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口气,夺得冠军。
回到学校的赵敏与队友们总结经验教训,每天早上5:30便起床训练,一改以前的偷懒与不认真,努力加练,积极拼搏。暑期集训更是刻苦学习,增进自己的耐力与爆发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她们代表普洱市参加2009年8月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篮球预赛年度赛获得第一名,用实力捍卫了荣誉。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接续篮球梦
2017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赵敏进入澜沧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任副主任兼篮球教练员,在负责体育场 馆管理、日常行政工作的同时,还肩负少体校女子篮球项目的选拔、训练任务。
在工作中,赵敏与徐梅教练遇见了来自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一个小山村的佤族女孩娜汉。娜汉天资聪颖、刻苦努力,还考上了云南师范大学篮球专业,但是父母却因家庭贫寒决定让娜汉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出去打工。
娜汉很无助,她的生活永远都在这个小山村,而小乡村之外是无边无际的橡胶林,她想上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去。“我听说这件事情以后,立马来到了娜哈的家里,对她的父母表示,千万不要耽误孩子上大学,学费的事情不用急,我们会来承担。”赵敏说。经过教练们苦口婆心的劝说,最终娜哈的家人她们打动,同意让娜汉继续学业,娜汉也能继续带着她的热爱走向梦想。现在的娜哈毕业后成为了省队的一名篮球运动员,她的未来不再局限于那个小小的村庄,而是像晨曦一样光明璀璨。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赵敏对篮球的热爱没有丝毫减少,反而倾尽所学,带领热爱篮球的孩子不断荣获佳绩。赵敏表示:“能让更多的孩子们通过体育这条道路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感到很欣慰,也希望她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人。”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推广全民健身
进入澜沧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后,赵敏不仅在篮球事业上兢兢业业,在其他群众体育工作上也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努力为澜沧县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每年赵敏都参与组织开展澜沧县及乡镇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低于10次,并开展陀螺、篮球、气排球、羽毛球等多个项目。脱贫工作期间,她积极探索“体育+”扶贫工作新模式,指导村民小组开展篮球、拔河等比赛,丰富了群众的体育休闲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她还参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普及推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教授科学健身方法,让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运动员13年,工作6年,赵敏一如既往地热爱篮球、热爱体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做好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为云南体育事业发展默默地贡献着力量。
-END-
▌文章来源于云南省体育记者协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